《这回好了:一纸和平协议,把全世界都逼成了王八蛋》
——关于〈俄乌 28 条协议〉签署后的全球安全预测报告
胡秋林
序:和平,一种更高级的自杀方式
我们总说,和平是人类的至高追求。这回好了,美国人逼着乌克兰人要签署一份叫《28 条和平协议》的东西,号称结束了战争。但你仔细一看,这和平的墨水味儿里,透着一股高浓度的政治氰化钾,大郎看了都嫌稠。
这份协议的核心逻辑很哲学:“为了证明自己不是个恶棍,最后不得不干了件更恶棍的事。”
它宣告了后冷战时代的结束,不是用一枚导弹,而是用一张纸。这张纸告诉全世界一个朴素的真理:“你的主权,就是一张可打折的优惠券。期限一到,作废。” 曾经的“国际秩序”和“集体防御”,现在看来,都不过是 “高大上的政治避孕套”,舒服一阵子,但该得的病一个也跑不了,只因为避孕套上那个叫“和平”的小洞。
第一幕:安全伞破了个洞,盟友们开始自己淋雨
以前,全世界都相信美国这把“安全伞”。现在,伞漏了,漏得还是在最关键的位置。
1. 关于承诺:美国的承诺,现在只值一个折扣
波兰人、波罗的海三国人,现在正在家里发抖。他们拿着《北大西洋公约》第五条(集体防御),对着电灯光看:这承诺是镀金的,还是镀锌的?
他们开始琢磨:如果乌克兰的领土可以像菜市场里打折的烂菜叶子一样被处理掉,那我们的国境线,是不是也只是一张可以随时撕掉的手纸?
他们终于明白了,美国的安全保证,就像你的家暴老公对你的承诺:“只要你听话,我就永远爱你。” 听着美好,但解释权永远在对方手里。
2. 亚洲的清醒:自卫,一种高级的政治性自卑
日本、韩国这些以前只负责出钱、负责鼓掌的乖孩子,这回也被协议的墨水烫伤了手。
他们以前的哲学是:“有爸爸在,怕什么。” 现在的哲学是:“爸爸是交易型人格,靠不住。”
你看到韩国人正在加速研制自己的核武器,他们心里想的是:“与其相信那份布达佩斯备忘录的幽灵,不如相信自己手中的钚。” 因为,核武器和“政治性自卑”是最好的搭档。
第二幕:威慑?那就是个笑话
以前,我们相信威慑。现在,威慑这个词,就像“君子”这个词一样,充满了黑色幽默。
1. 俄罗斯的教材:流氓有文化,可怕又挣钱
俄罗斯人现在正在为全世界的流氓们编写《地缘政治行为规范指导手册》。手册第一条写着:
“通过武力改变现状,不仅不是错误,还是获得领土和政治资本的最高效方式。只要你坚持久一点,总有人会替你买单。”
他们证明了,只要你足够流氓、足够有耐心,“和平”就会主动过来替你擦屁股。
2. 中国的抄作业:台海行动的完美剧本
北京看到这份协议,肯定心想:“真是个好模板,连剧本都不用重写了。”
如果美国能为了“体面”,把乌克兰的领土当作谈判筹码扔出去,那么在台海,他们又会扔出什么?可能是“战略模糊”,可能是“技术合作”,甚至可能是“太平洋上的一个‘羞辱性和平’的拥抱”。
这让台湾人明白了一个更幽默的道理:你的命运,永远掌握在你最不相信的人手里。
第三幕:世界开始“内卷”,大家都想当王八蛋
协议签署后,世界秩序彻底进入“人人自危”模式。
1. 军备的内卷:自己印钱买子弹
德国人、日本人、波兰人,都开始把钱往军工企业里砸。这和买奢侈品一个道理:因为对未来缺乏信心,所以必须立刻把钱变成能保值的硬东西(比如坦克和导弹)。
他们不再指望美国人的“远程安保服务”,开始自己购买“本地保险”。以前他们是“文明人”,现在他们明白了:在丛林里,文明是写在子弹上的。
2. 核扩散:最后的体面与自我救赎
全世界都知道,核不扩散(NPT)体系,现在就剩下一块挂在博物馆里的破布。
韩国人、日本人、甚至某些中东国家,正在严肃思考一个哲学问题:“为什么他们有,我没有?我们要不要有?我们要多少?”
他们不再害怕国际社会的制裁,因为他们发现:一个拥有核弹的王八蛋,比一个遵守规则的君子更安全。 拥核,成了各国的各种政权在国际舞台上“最后的体面和红线”。
第四幕:代价清单:和平协议下的普通人
你可能会问,那些大人物玩的地缘政治游戏,跟我这个每天挤地铁、还房贷的小老百姓有什么关系?
关系大了。
1. 钱袋子的自我瘦身
政治人物嘴里的“自保”和“军费增加”,最终都会变成你税单上一个更粗壮的数字。
• 欧洲人: 以前是把钱交给美国交“保护费”。现在好了,钱照交,但必须把“安保费”交给本国政府。你口袋里的每一百块钱,都会有更多一部分变成坦克履带上的螺丝钉。
• 亚洲人: 日韩如果真的开始搞核武,那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军备竞赛。你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险?不好意思,先得给离心机让位。
2. 你的牛肉和天然气
当全球供应链开始按照“阵营忠诚度”而非“经济效率”重新划分时,你买的任何东西都会变贵,而且“不一定安全”。
• 能源恐慌: 地区冲突的风险系数上升,全球天然气和石油的定价权更集中于少数几个“王八蛋”手里。你家冬天的暖气费,将由东欧前线的一个小动作决定。
• 全球产业链的“去风险化”: 各国政府开始要求企业把生产线搬回国内,这叫“安全”。但对你来说,这意味着“更少竞争、更高成本”。以前 100 块钱能买到的商品,现在要 120 块,这多出来的 20 块,就是你为“政治不信任”付的溢价。
3. 精神上的不安全感
以前,不安全感只是一种哲学概念。现在,它成了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情绪。
你打开新闻,看到是各国在“加速研发”和“退出条约”,而不是在“和平谈判”。你晚上睡觉前会想,明天醒来,是不是又有哪个地方的‘自古以来’被划走了”。
这种恐惧的常态化,就是政治人物给普通人开的精神安眠药。副作用是:你会逐渐习惯,并认为这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。 这才是最大的幽默。
尾声:一场关于“靠谱”的彻底幻灭
美国人以为他们用一纸和平协议,解决了问题。但他们其实创造了更多的问题。
他们向世界证明了:美国是个强大的国家,但不是个可靠的盟友。 他们用自己的双手,撕碎了自己最大的战略资产——“信誉”。
在胡秋林的眼里,这世界从来没有“光明”与“黑暗”,只有“各式各样的王八蛋”。而《28 条协议》的签署,就是一次全球性的道德和信任大幻灭。
从今往后,各国都会活得更“实用”、更“油腻”、更“王八蛋”。这不是一个更和平的世界,只是一个“更赤裸裸、更不装蒜”**的世界。
这回好了,大家都活成了最不想成为的样子。
但你仔细想想,王八蛋,不就应该和王八蛋们滚在一个锅里吗?
![]()
胡秋林
2025年11月22日星期六
此貼由Diss重新編輯:2025-11-22 19:10
赞(9)